前7月地方借钱6.7万亿,钱怎么花|财税益侃

为了稳经济、防风险,今年以来地方借钱规模创新高。

目前地方政府借钱合法途径基本来自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根据财政部及市场机构数据,今年前7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67037亿元,同比增长约60%。其中6月和7月发债规模均超1万亿元,地方政府加快发债。

那么,这6.7万亿元花在哪里、怎么花?答案是一半以上偿还旧债,近一半投入重大项目建设。

根据财政部及市场机构数据,前7个月地方发行的6.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再融资债券约3.4万亿元,同比增长65%;新增债券约3.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5%。

所谓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就是用于“借新还旧”的债券资金,即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存量债务。

近些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到期政府债券本金主要靠再融资债券筹资偿还。去年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央出台了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计划,其中6万亿元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今年的额度是2万亿元,截至7月底已发行近1.9万亿元。

正是置换隐性债务进度比较快,叠加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借新还旧”,使得今年前7个月再融资债券快速增长。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日公开表示,各地隐性债务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压力大幅减轻,财政空间得到释放,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新增债券一般是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以稳投资、补短板、稳经济。前7个月地方发行的3.3万亿元新增债券中,新增专项债券约2.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7%,占全年4.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总额比重超六成。

今年新增专项债一大新用途是拿出8000亿元用于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等,这也被市场称为特殊新增专项债。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今年前7个月地方政府发行的特殊新增专项债约7550亿元。

除了上述用途外,新增专项债基本用于项目建设。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今年前7个月近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资金中,约26.37%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约17.63%投向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约13.03%投向土地储备等。

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资金与近年相比,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投向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大增,前7个月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规模超2600亿元,资金用途主要是当地政府回收存量闲置土地,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同时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普遍预计,10月底前地方政府预计基本完成4.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任务,并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稳投资、稳经济。

比如,8月4日召开的湖南省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全省专项债券“自审自发”改革试点工作进展。会议强调,要紧盯“开工率8月底达到80%、9月底全面实质性开工,支付率9月底达到40%、春节前全部使用完毕”的目标,压实领导督导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市县主体责任,加快资金拨付,做好风险防控,加强督查激励。

兴业研究研报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3.5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2.2万亿元。

在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方面,今年国务院大幅放宽专项债资金投向,扩大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行业范围,赋予地方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以提高专项债券资金发行使用效率。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也快速攀升,不过仍然控制在限额之内,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95万亿元,低于债务限额(约57.99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10.2年,平均利率2.93%。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千亿城区”扩容,深圳南山GDP近万亿,16个城区新晋级|言叶知新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