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财政政策,“适时加力”怎么理解?

下半年财政政策取向明了。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在备受关注的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与4月底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政策相比,此次会议最大的区别在于提出了“适时加力”。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从当前形势看,经济运行平稳,波动较小,因此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落实既定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加力力度和时机取决于下半年的新变化。

他表示,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同比为5.2%,较一季度同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这明显不同于去年上半年。去年一季度经济同比5.3%,其后的二季度、三季度快速回落至4.7%和4.6%,季度内部呈现出逐月下行的态势,要求政策有大力度的调整。形势决定政策,因此此次会议强调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落实落细”既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30日撰文提及下一步财政工作重点时称,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等。

今年上半年政府加快发债进度。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4.32万亿元。

罗志恒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出口等背后都有财政靠前发力的影子,政策效果显著,下半年有必要继续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剩余额度的发行和使用,更好发挥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效果。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券仍是加力扩投资促消费的关键抓手,剩余额度分别为7450亿元和2.2万亿元。

他认为,“适时加力”的时机和力度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关税战对出口的影响程度、房地产止跌情况等,可以尝试的政策工具依然较多。比如,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动态调整预算,扩大财政支出,对冲关税战可能引发的外需下滑风险,稳定经济增长,避免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在短期受到较大冲击。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之所以强调化债要“积极稳妥”,是因为化解债务风险需要平衡好防风险和促发展关系,最终通过发展来化解风险。目前一些地方仍违规举债新增隐性债务,因此此次会议再次重申严禁新增隐性债务。随着化债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宣布退出平台公司名单,但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普通国企确实面临较大压力,2028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一些平台公司该撤销的会被撤销,而其他融资平台公司则转型为普通国有企业,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出清。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至2026年合计安排的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中,截至今年6月末已经发行3.8万亿元。结合落实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2024年融资平台数量减少7000多家。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摒弃“内卷式”恶性竞争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