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在世纪之交上海提出建设郊区新城,特别是“十四五”提出“新城发力”以来,上海的五个新城逐步成为现代化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十五五”,五个新城要着力推动四个方面的转变,更好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
一是要着力推动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重在塑造城市新功能。五个新城经过20多年的集中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十五五”要向功能建设聚焦。上海市将“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调整为“新城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规资局调整为市发改委,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从新城看,企业总部、科研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四大功能”基本明确,但是具体要聚焦哪些细分领域功能,有哪些重点承载区,还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比如在企业总部方面,中心城区、陆家嘴、虹桥商务区、世博片区等已经形成了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央企国企等总部集聚区,五个新城要结合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和本土民营企业,发展功能性总部。
在科研创新方面,五个新城的创新资源参差不齐,一些新城在大院大所方面还存在空白,也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的创新联合体,要努力争取有所突破。
在要素平台方面,南汇新城拥有自贸试验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新城也都有综合保税区,要充分发挥开放优势,加快形成差异化的配置能力。
在公共服务方面,五个新城已经初步引进了一批优质资源,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兼得。
二是要着力推动扩张增长向精明增长转变,重在打造多元新空间。五个新城经过20多年的集中开发建设,城市扩张空间已经所剩无几,必须走“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之路。
所谓“精明增长”就是城市建设努力节约资源能源,以尽可能低的公共成本投入,去创造尽可能高的收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谓“紧凑城市”就是高密度开发利用土地,在有限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经济社会活动,实现城市的功能、规模和结构紧凑。对于五个新城而言,要着力打造多元新空间。
比如在产业空间方面,五个新城要积极争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实现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除外)、物流仓储用地(三类物流仓储用地除外)和研发设计用地合理转换,适度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探索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及相关配套服务的新型产业用地(M0)。
在建设空间方面,五个新城要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有效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进一步提升浓度、放宽高度、增加密度。
在数字空间方面,要逐步建设新城数字化转型一套指标体系、一个动态数字底座、一个开放式平台,推进区域CIM平台与全市CIM平台数据的融合贯通。
在社交空间方面,五个新城要积极顺应Z世代人群的需求,创造“能撸串”“能撸猫”“能撸铁”“能划水”“能摸鱼”“能躺平”的有趣场景,打造更多吸引年轻人的“好玩”的地方,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
三是要着力推动向心发展向网络发展转变,重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五个新城经过20多年的集中开发建设,之前更多的是单向依赖中心城区、承接非核心功能疏解,尽管也提出要面向长三角,但是相关的举措并不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比如在交通网络方面,五个新城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新城”,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前瞻布局低空网络,加强与上海两大枢纽之间的联系,缩短与中心城区和近沪区域的时间距离。
在产业网络方面,五个新城要聚焦细分赛道,加快打造百亿级“核爆产业”,与近沪区域共建产业生态、构建统一市场。
在功能网络方面,近期上海大都市圈再度扩容,“1 13”的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意味着在上一轮《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南汇新城作为综合性全球城市,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新城作为全球功能性节点,五个新城要加快打造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进一步凸显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内圈的定位,强化对于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的资源集聚,以及对于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的服务辐射,共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四是要着力推动三个分离向三个融合转变,重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五个新城经过20多年的集中开发建设,产城分离、产研分离、二三分离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已经到了必须推动产城融合、产研融合、二三融合的时候了。
比如在产城融合方面,五个新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过去的由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的发展,转变为产与城的互动,甚至是由城市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产城融合理念,推出有利于产业社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借助市场化力量建设产业社区。
在产研融合方面,尽管部分新城已经集聚了若干大院大所,但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度不高,对于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甚至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要进一步加强院地合作、校地合作,支持新城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推进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引导高校院所更多落地新城。
在二三融合方面,五个新城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型制造。
(作者系华略智库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