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消息,从传统图像编辑软件到生成式大模型,AI让图像、视频等内容生成的手段愈发简单,也让信息篡改的形式更隐蔽,载体更多样,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加速器供应商Surfshark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深度伪造相关金融欺诈造成全球损失近9亿美元,AI伪造能力的泛滥正在冲击个人权益、经济秩序与社会信任体系。
当技术伪造的能力逐渐超越肉眼识别的边界,AI鉴伪技术的发展进程牵动着公众的视线。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合合信息展示了AI鉴伪技术在人脸视频、AIGC生成图像、证件票据等当今AI伪造“重灾区”中的应用体验,帮助参观者了解AI如何通过视觉特征、图像合理性判断、多维度交叉验证,精准洞察多模态信息中“看不见”的伪造痕迹,为大模型安全、可信发展筑起“净化防线”。
人脸视频篡改检测技术“毫秒级”狙击“数字假面”
在合合信息AI安全展台互动区,观众正在排队体验一场“真假人脸”的科技较量。站在屏幕前扫描面部,系统就会实时生成一个“数字假面”,当真假人脸同屏对比时,不少观众惊讶地发现,AI伪造面容近乎完美地复刻了真实人脸的表情纹路。据合合信息技术团队人员介绍,展会互动装置中实时生成的“假脸”由当前主流伪造算法生成,在合合信息AI人脸鉴伪模型的解析下,一张张“假脸”被精准挑出。
图说:合合信息AI人脸鉴伪模型对“换脸”视频进行精准检测
当前人脸伪造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传统检测算法对新型“换脸攻击”存在滞后性。在进行模型训练时,合合信息技术团队针对主流人脸伪造算法进行研究,采用持续增量学习策略,与最新伪造算法同步迭代。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形成了多层次篡改检测方案,实现毫秒级实时鉴定。
例如,应对人脸图像交换伪造,合合信息AI人脸鉴伪模型能够锚定人眼不可见的高级视觉差异,给每一个像素打上真伪标签并计算伪造像素占比,为图像真伪概率“打分”。此外,面临更复杂的伪造情况,例如由伪造算法直接生成的复杂图像。团队采用了多种神经网络模型,聚焦于图像特征,实现多维度交叉验证真伪,让判断结果更精准。
AI来“找茬”,AIGC图像鉴别技术秒辨名画真伪
在合合信息AIGC图像鉴别技术展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名画版大家来找茬”活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体验。经过大模型的处理,《蒙娜丽莎》《向日葵》等名画或是添加了新元素,又或是微调色彩,让人难辨真伪,这正是当前AIGC图像鉴伪面临的挑战。随着技术迭代,肉眼可识别的“失真细节”正变得越来越少。
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力,合合信息AIGC图像鉴别技术可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层级的prompt,分析AI生成图像的视觉特征以及透视关系、光影角度等合理性因素,同时抽取图像频谱信息辅助模型进行判断,输出推理结果,让生成式假图无所遁形。
图说:合合信息AIGC图像鉴别技术秒辨名画真伪
据合合信息技术团队人员介绍,实际应用场景中,AI生成图像会经历压缩、缩放、裁剪及社交媒体传输等多个干扰因素,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增加检测难度。合合信息AIGC图像鉴别技术具备了抗攻击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即使面临上述干扰也能精准捕捉图像异常特征。目前,该技术还可实现毫秒级鉴伪,测试样本集鉴定准确率超90%,有效识别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StyleGAN和GPT 4O等主流模型生成图片。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的案件频发。诈骗团伙利用工具批量制作“假图”,用“规模化攻击”寻找“AI安全防御漏洞”,使得成千上万的伪造图像、视频如病毒般弥散在社交平台、金融系统甚至公共安全领域。随着AI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数字安全形势也将愈发严峻,合合信息将持续关注技术前沿动态,用持续迭代的AI鉴伪技术拓宽防护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