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重构五金江湖,他以热爱之名重塑行业规则

【编者按】打开彭诚东的短视频账号,首页赫然写着:"1995年入行,2004年创业,热爱是前行的动力"。这句朴素的自我介绍,浓缩了一个潮汕商人的二十年坚...

打开彭诚东的短视频账号,首页赫然写着:"1995年入行,2004年创业,热爱是前行的动力"。这句朴素的自我介绍,浓缩了一个潮汕商人的二十年坚守与蜕变。

辍学少年的商业启蒙

彭诚东是典型的潮汕人,敢闯敢拼的性格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90年代, “算数算好了,就可以出来当老板”的观念在潮汕大行其道。受此影响,1995年,正在读高二的彭诚东离开了学校,选择外出打工。

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的五金店铺里面做伙计,彭诚东每天重复着整理货架、开单收钱的工作,一眼看到头的工作终究还是无法承载的“野心”,在店里帮忙一年后彭诚东便选择了离职。或许彭诚东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第一份工作的短暂经历,会让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与传统的五金行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7年,彭诚东加入了一家销售日系汽车零件的公司上班。相对于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显然规范很多,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让年少的彭诚东意识到公司的运营是有套“系统”在支撑,“原来生意还可以这样管理”,彭诚东第一次接触到了数智化,这也为工宜佳后来的发展埋下了数字化的种子。或许是潮汕人骨子便不 “安分”,亦或者是从小受到当地浓厚经商氛围的耳濡目染,2000年,历经两份工作后的彭诚东毅然决定出来创业,彼时,他刚刚20岁。

第一次创业,彭诚东选择和朋友在深圳合伙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但是因为并不懂修摩托车,作为门外汉他在第二年就将修理店转让了。但是他并不甘心,凭借着对汽车零配件的兴趣,彭诚东在佛山顺德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几年经营下来,门店生意虽然有声有色,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最终以彭诚东主动退出而告终。

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25岁的彭诚东到了适婚年纪,在潮汕传统的宗族观念影响下,彭诚东决定找个能够长期发展的行业稳定下来,兜兜转转后,彭诚东最终又回到了五金行业,干起了五金零售生意,并正式创立了工宜佳。

第一家工宜佳门店并不大,只有75㎡左右,但凭借着彭诚东在汽车美容行业积累的人脉,工宜佳初始发展顺风顺水。但早年在日系汽车零件销售公司的经验,逐渐让彭诚东意识到了五金行业的传统与落后。

在彭诚东看来,“餐饮、快消等行业都在升级迭代,连锁便利店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士多店,五金行业销售的都是标准化的五金产品,连锁化也一定会取代传统的五金店”,这也成为工宜佳连锁化的起点。

此外,彭诚东还一直坚持把生意做的简单,超市化的经营方式进行明码标价,阳光采购。规范经营连锁服务,把精力放在产品,放在公司流程,放在服务上面。这种看似简单的经营哲学最终助推了工宜佳的快速发展,经营规模日益壮大。

截止目前,工宜佳已发展成为五金机电连锁行业领军品牌,在售商品包含五金工具、机电设备、电工材料、辅料耗材、家居建材、消防劳保、居家DIY等MRO工业品单品10万 。门店发展以广东为中心,并逐步布局全国,目前拥有直营店、加盟店、伙伴店共125家,分布式仓储配送中心 售后维修中心以及“工宜佳MRO”线上商城,服务全国10000 企业客户。

传统行业的生态觉醒

但随着业务越做越大,彭诚东逐渐意识到传统的五金零售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采购问题。“企业在生产物料跟行政物料一直采购都比较困难,管理比较难,价格混乱,数据也比较混乱。

此外,五金零售行业连锁化程度低,对上游供应商议价权的缺失制约了五金零售商的发展,门店无法拿到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也就无法消费者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宜佳联合广州永大昌与国内多家五金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金贸五金商业联盟,并将 “帮助中国5000家五金零售门店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五金零售行业资源共享中心” 作为金贸五金商业联盟的使命。

彭诚东希望通过这个以公司化运作的非营利性的五金零售商自愿联盟,能够把零散的五金门店联合起来,统一采购,打造极致的供应链,帮助门店提高利润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门店改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

此外,金贸五金商业联盟还会对加盟的门店进行管理赋能、连锁标准化赋能和企业文化赋能、企业运营管理经验输出,卖场陈列、商品管理、信息管理等标准化体系输出,共享优秀成员单位打造企业文化历程与经验,助力成员单位搭建企业文化体系。

“落后”模式 的效率革命

超过20年的五金行业从业经验,让彭诚东深知数智化对于五金行业的重要性。“因为我97年就接触到信息化,我们在开第一家五金门店的时候就导入了信息化系统。那时,五金行业几乎没有人用信息化经营五金行业,门店中甚至都不会有电脑,每天就是收钱,也不记账。我们率先启用电脑,在工宜佳发展的20多年间换过四次系统。”

提及工宜佳屡次切换系统的原因,彭诚东总结为“四多二不闭环”,即客户数量多、供应商数量多、产品数量多、部门组织多、业财不闭环和线上线下不闭环。高峰时期,工宜佳SKU超过18万个,供应商超过1000家,客户超过4万家,旗下有九个销售部门,且还在不断在增加,产生的大量单据最终导致业务与财务无法实现闭环,线上线下无法闭环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工宜佳的发展。

经过多轮评估与筛选后,工宜佳最终选择了畅捷通T Cloud。通过T Cloud,工宜佳实现了涵盖销售单、对账单、发票管理、收款管理、客户往来对账结算在系统内的完整闭环。此外,畅捷通T Cloud还提供了丰富的销售端口,支持工宜佳线下零售门店、线上订货商城、主流电商平台等不同类型的销售渠道,有效支撑了工宜佳的多样化经营,帮助其更稳健发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闭环。

此外,五金行业品类多、SKU多,在这个千万级别乃至上亿SKU数的商品中,T Cloud支持分词搜索,在不同条件下,输入不同的品牌,规格,型号,名称,便可以快速定位到选择商品,使快速准确开单也成为一种可能。SKU多在补货中也是一个令工宜佳非常头疼的问题。通过T Cloud,工宜佳在系统里设置了库存上下限,根据上下限和安全库存,每天自动生成需要补货的数据,大大减少了人工去翻找库存,提请补货单的时间,大大提升了采购效率。

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也让彭诚东意识到这些问题不是工宜佳一家五金零售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五金零售行业存在普遍的问题。“工宜佳发展20多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系统的选择,我们知道五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我们之所以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再次切换系统,因为我们看到了未来五金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规范,业务财务一体化程度更高,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这也促使工宜佳在2023年正式成为了畅捷通的渠道伙伴,彭诚东希望将工宜佳的数智化转型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五金行业零售企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其他企业不会重复遇到”,真正帮助中国5000家五金零售门店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五金零售行业资源共享中心。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彭诚东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坚守初心;不在于盲目扩张,而在于系统深耕;不在于单打独斗,而在于生态共建。从街边五金店到行业数智化标杆,彭诚东用二十年时间,不仅实现了个人事业的蜕变,更推动着整个传统零售业的转型升级。这或许就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动人的成长故事——在坚守中创新,在变革中传承。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用友旗下成员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并于2014年6月2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码:1588.HK),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财税及业务云服务提供商。畅捷通致力于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进步。

上一篇: 医保创新药新政,打开商保新理念产品的新蓝海 | 医保创新药支付变革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