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多种因素影响下海风连续 3 年处于低谷期2021年因国补退出我国海风迎来最后一次抢装潮, 当年海风新增装机16.9GW达到历史最高峰, 随后...
多种因素影响下海风连续 3 年处于低谷期
2021年因国补退出我国海风迎来最后一次抢装潮, 当年海风新增装机16.9GW达到历史最高峰, 随后装机大幅下滑 。
2022/2023/2024 新增装机5.1/6.3/4.0GW ,大幅低于2021年。海风新增装机下滑主要受国补退出以及其他外部因 素影响导致工程开工低于预期。
海风待开工项目储备充足 ,有望进入密集开工期
( 1)广 东:青洲五七主要设备已经完成招标,帆石一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三山岛海上风电直流外送项目已经开工 。广东阳江地区海风外部因素解除, 有望进入密集开工期 。2023 年启动的7GW共15 个项目已于2024年全部核准。( 2) 江苏:江苏 2022年便启动3个项目共 2.65GW ,但受到外部因素干扰迟迟未能动工,2025年3个海风项目均已顺利开工。 年初江苏21个项目共约8GW 海风已经确定投资主体,预计年内也有望开工。(3)上海: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共 4.3GW 已经开始环评等前期工作招标。
海缆高压和直流化趋势明显 ,头部海缆厂显著受益
随着海风进入平价时代,采用500kV 等更高电压 的 交流海缆或直流海缆成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而高压化 直流化对头部企业更加有利 。 目前我国仅东方电缆、 中天科技、 亨通光电等少数公司有500kV 超高压交流海缆以及直流缆的中标业绩 ,竞争格局更好。 目前已招标的项目延续这一趋势:( 1)东方电缆:中标青洲五七 ± 500kV 直流缆( 15 亿元) 、 三山岛 ± 500kV 直流缆( 9 亿元) 、 帆石一 二 500kV 交流缆( 26 亿元) ; ( 2) 中天科技: 中标三山岛 ± 500kV 直流缆( 9 亿元) 、帆石 二 500kV 交流缆等 。格局优化有望带动相关企业产品毛利率提升。
欧洲海风有望大规模发展 ,产能紧缺国内厂商出海有望加速
根据GWEC预测,到2028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量有望突破10GW,2030年有望突破20GW( 2023年仅3.8GW) 。 而海缆产能较为紧张 ,2023 年欧洲中高压海缆生产能力 5000 公里/年,与当前欧洲海缆需求大致相当,而到 2030 年需求有望突破 15000 公里/年 。 国内海缆产能 约 15000 公里/年 , 当前欧洲 中国海缆产能无法满足远期需求(2030 年欧洲 中 国 海缆需求约 30000 公里/ 年) 。 产能紧缺情况下国内海缆厂出海有望加速, 国内部分海缆企业已经布局 出海业务:( 1)东方电缆:2020 年至今在欧洲实际斩获订单超过 20 亿元,最高电压达到 220kV;(2)中天科技:在 Baltica2 等项目中中标金额超 10 亿 元 ,最高电压达到 275kV。 国内头部海缆厂正逐步进入欧洲中高端市场。
相关公司
明阳智能
国内海风整机技术领先者,2024 年海上风机销量同比增长244% ,产品覆盖陆上及深远海漂浮式机型,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35。
技术优势: 针对台风 、盐雾等复杂环境定制化设计 ,前瞻布局深远海风电市场。
金风科技
国内风电行业全产业链龙头,涵盖风机制造、风场开发及运维服务,2024 年海风装机市场份额位列前三 35。
战略聚焦“ 两海 ”(海上 海外) ,推动大兆瓦机组研发及平价上网项目。
东方电缆
海缆领域绝对龙头,2024 年国内海缆市场 占有率超 42%,唯一实现 220kV 及以上高压海缆量产的企业 36。
技术壁垒: 海底电缆敷设与海洋工程总集成能力 ,受益于全球深远海风 电扩容需求。
日月股份
全球风电铸件龙头 ,2025 年规划产 能超 60 万吨 , 占据全球 30%以上市 场份额 ,深度绑定国内外整机厂商 3。
成本优势: 大型化铸件工艺领先 ,单件成本较同行低 15%-20%。
大金重工
全球海风海工装备领军企业,2025 年 Q1 净利润达 2.31 亿元(创历史新 高) ,海外订单占比超 60%,毛利率提升至 30.95。
核心能力: 导管架 、升压站等高端海工装备制造 ,深度参与欧洲及北美 海风项目。
参考资料:20250424-华源证券-风电设备行业点评:海风项目进展加快重视海风行业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出自汇阳研究部,内容不做具体操作指导,客户亦不应将 其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据此买入,责任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